小兔球媽咪現在已經懷孕第37週,
最近開始全身皮膚都好癢好癢好癢好癢好癢!!!!!
癢到半夜會不停的拼命抓,皮膚都被我抓到變得紅通通
(這樣其實是不對的!!!只會越抓越癢喔(淚))
最後癢到拿起DD的痱子粉來擦= =......
某一天在電視節目上看到了妊娠蕁麻疹這個主題,
但納悶的是,我雖然全身癢癢癢但是卻沒有紅疹的症狀阿...
Q:什麼是妊娠蕁麻疹?
A:懷孕期間,因為急速的生理變化,有些孕婦的皮膚表皮會出現塊狀凸起的疹子,
而且奇癢無比,疹塊可能發生在身體的任何部位,
有時出現,有時消失,令人捉摸不定,這就是妊娠性蕁麻疹。
身為新手媽咪的我,很用功的跑去做功課摟!
到底為什麼皮膚會這麼癢呢?
以下是我整理出來的原因跟解決方式給需要的媽咪參考。
不過最安全也最好的方式,還是跟你的婦產科醫生報告一下喔
Q:懷孕後期,怎麼全身癢透透呢?這樣是正常的嗎?
(當然也有人從懷孕初期就已經開始在發癢了啦)
A:其實這樣是正常的喔!而且通常生完之後就會好很多了
(除非真的太嚴重就要跟你的醫生討論討論了)
以下小兔球媽咪分成說法一和說法二,
是小兔球媽咪從這次做功課的眾多資訊裡覺得很值得分享的喔。
(再三強調!!!最主要原因還是要跟你的醫生詢問一下是最好的!)
說法一:
有些人以為,孕婦的皮膚癢可能是由於食用海鮮類造成的過敏,這個觀念是不正確的,實際上最常造成孕婦皮膚癢的病症是:
1.妊娠皮膚病:百分之十五以上的孕婦可能碰到這種皮膚病。
全身都可能發癢,一般是在懷孕六、七個月時發作。
皮膚上除了有癢感之外,沒有任何變化,不會出現疹子和水泡。
致病的原因,一般認為和懷孕期間動情激素的增加有關,對胎兒並無影響。
2.妊娠皮疹:大約百分之二的孕婦可能罹患,通常在懷孕第四個月到第九個月之間發生。
皮膚上會出現小紅疹,最常發於四肢,看起來像蟲咬。有些孕婦以為是寵物
身上的蝨子或跳蚤造成的,實際上是懷孕本身造成的,對胎兒無影響。
3.妊娠中毒性皮膚疹:罹患率大約是百分之一,大多發生在身材矮小肥胖的孕婦身上,
最常在妊娠纹出現時發生。目前認為可能和荷爾蒙分泌不平衡有關。
值得安慰的是,這種皮膚癢並不會傷害胎兒。
4.妊娠丘疹性皮膚炎:發生率很低,全身各部位都可能發病,罹病時,全身皮膚會出現疹子。
發生的原因,現在仍不清楚,但可能造成流產或胎死腹中,因此要特別小心。
說法二:
有20%的婦女在懷孕期間,身體不同部位的皮膚會出現搔癢的情形,
而在懷孕期間產生的皮膚問題,約有90%都會令人感覺「癢到不行」,
學理上將這些症狀統稱為「妊娠搔癢症」。
1. 妊娠騷癢症:常見原因為感染疥瘡、天氣濕冷、環境衛生不好、
個人體質因素、因為藥物不適引起的藥物疹、高危險妊娠孕婦、
內科疾病、肝腎功能異常、膽汁阻塞不通等。
也有少數孕婦是不明原因造成的。
2. 缺脂性濕疹(冬季癢):由於冬天氣溫低,濕度也較低,皮膚油脂及汗液分泌較少,
皮膚容易變得乾燥。皮膚如果過度乾燥導致龜裂時,甚至可能產生濕疹。
3. 妊娠蕁麻疹:樓上有介紹噢 :)
4. 多型性妊娠疹:多型性妊娠疹的表現症狀有時像蕁麻疹,但有些則是不規則的丘疹。
多數出現在懷孕後期,且肚皮為好發部位。
在產後1周左右就會自然痊癒,無須治療。
頭胎孕婦、懷雙胞胎、孕期體重過度增加者,比較有此症狀唷!
5. 結節性癢疹/搔癢性毛囊炎:結節性癢疹主要在懷孕第25週至30週期間出現,疹子外觀呈顆粒狀。
搔癢性毛囊炎外觀則有如青春痘,好發部位在腹部、大腿內側等。
6. 疥瘡:疥瘡是一種傳染性的疾病,是由疥蟲所感染。
疥蟲是一種大小約0.4公分,寄生在表皮內的小蟲。
感染疥瘡時,身體四肢指縫間、腋下、鼠蹊部、胸部下方等部位,
會特別容易感覺到癢,蓋上棉被身體變熱之後會更癢。
由於這是一種傳染性的疾病,在治療時,孕媽咪的家人也需要同時治療,以免相互傳染。
治療方式:病人所用過的衣服、被單、床單,須以50℃的熱水清洗,再以熨斗燙或日曬,
或放於室溫內兩星期不與人體接觸,疥蟲會自然死亡。
並依照指示洗澡並全身塗抹藥膏數天即可。
7. 肝功能異常:少數有高危險妊娠的孕婦,例如有膽液阻塞、肝腎功能異常者,
在懷孕期間也容易有皮膚搔癢的情形。在產檢初期經由血液常規檢查即可得知,
如有這類情形的孕婦,也需要配合醫師的指示,接受適當的治療。
Q:癢到受不了了,有什麼方法可以舒緩一點呢?
A:基本上小兔球媽咪覺得除非迫不得已,否則請把藥物放在最後打算。
其實有一些小撇步可以預防以及紓緩喔!
(不過婦產科醫生所開的藥,基本上是不會傷害胎兒啦,就看媽咪們個人看法摟)
1. 夏天時,盡量不要流太多汗,流汗之後也儘快擦乾,保持肌膚乾爽。
2. 夏:穿一些比較寬鬆舒適的衣服,儘量穿棉質、吸汗、透氣的衣服。
冬:避免穿一些容易刺激皮膚材質的衣服。
3. 千萬不要用熱水燙患部,這種做法不僅於事無補,還可能加重病情,應該禁止。
4. 儘量少用消毒藥水或肥皂等會刺激皮膚或使皮膚乾燥的化學物質。
5. 不要用指甲大力搔癢,以免刮傷皮膚,造成二度感染。
6. 可以試著多擦乳液。(注意!一定要天然不含香精唷!!!!!)
7. 盡量避免到悶熱潮濕的地方。
8. 洗清水。(覺得不太乾淨的話,也盡量避免清潔力過強的沐浴產品唷!天然天然!)
9. 讓自己專心在某一事物上,轉移注意力,也可以降低癢的感覺喔。
10. 做好皮膚保養。(乾性:可多擦乳液啦保持肌膚滋潤;油性:要避免過度清潔皮膚喔)
11. 洗澡時,要避免水溫太高。
12. 找出原因,遠離過敏原,並對症下藥。
13. 擦痱子粉,可以減緩一些不適。(但是私密部分還是盡量要避開唷)
本篇參考網址: 奇蜜
媽媽寶寶
(因為這篇文有加一些小兔球媽咪的分享,所以想要看完整原文的媽咪可以點進去看喔)